20日,記者從省政府網站獲悉,省政府出臺了《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指出,要把建筑業打造成為技術****的現代產業、節能減排的綠色產業和帶動力強的支柱產業。
《意見》提出了建筑業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省建筑業總產值超17000億元,比2010年“翻兩番”。建筑業增加值超過4000億元,進入建筑業強省行列;全省特級資質建筑業企業15家,年產值500億元以上企業5家,300億元以上企業10家,100億元以上企業超過15家,四川建筑業企業在省外海外產值占全省建筑業總產值的比例達到30%以上,建筑從業人員600萬人。
鼓勵企業做大做強 探索施工總承包轉向工程總承包
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意見》以五大舉措推進建筑業產業轉型升級,包括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推行工程總承包、大力發展工程中介服務企業、培育和完善建筑市場中介體系及推進建筑工業化等。
《意見》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加快培育一批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支持非公有制建筑企業發展;支持地方優勢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引導中小企業做專做精。
積極探索推動施工總承包向工程總承包轉變,形成設計、采購、施工、試車一條龍的工程總承包服務能力。
進一步規范建筑市場中介機構,清理和廢除妨礙市場統一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行政壟斷。
此外,建筑業企業引進大型專用****設備,可享受與工業企業相同的貸款貼息等優惠政策。積極研發使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綠色建材,大力發展綠色建筑。
各地要制定引導扶持政策,吸引和推動中央、外省大型建筑業企業在我省設立總部,優先保障企業總部落戶所需的生產生活用地。有條件的地方可建立具有區域特色的建筑產業園區。
提升企業綜合實力 企業按工資總額的2.5%足額提取職工教育經費
《意見》提出,將加強科技創新及應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創新經營管理模式。
其中,對認定為國家需要****扶持的********企業,經企業申請,可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為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發生的符合稅法規定范圍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可再按研究開發費用的50%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企業因技術創新節約投資或提高效益的,建設單位可給予相應的獎勵。
建筑業企業應按職工工資總額的2.5%足額提取職工教育經費,專款專用。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禁止在工程招投標中壓減職工教育經費。對獲得******工程質量獎、******施工工法或3項以上“天府杯”金銀獎的項目負責人,可不受學歷、資歷、論文數量等限制,破格申報參評相應專業技術資格。開展建筑企業職工隊伍的全員培訓和勞動技能競賽,在建筑施工現場建立農民工業余學校,不斷擴大農民工技能培訓規模,提高農民工勞動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
境外承包工程年完成營業額超5000萬美元 企業資質升級和增項將獲支持
《意見》提出,對境外承包項目工程下符合國家出口退稅政策的國產設備、原材料出口,及時辦理出口退稅。鼓勵各級金融機構對承包境外工程的建筑業企業實行授信額度差別化管理,對實力強、信譽好的企業承包項目提供人民幣中長期貸款、外匯周轉貸款。對開展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的企業在評優晉級方面給予傾斜。
境外承包工程年完成營業額超5000萬美元的企業,在資質升級和增項時予以支持。對境外從事工程經營管理的人員,在職稱評定、執業資格認定等方面予以支持。
建立全省統一的建筑業企業、人員和項目管理信息平臺
《意見》提出,將建立全省統一的建筑業企業、人員和項目管理信息平臺,加大工程項目信息公開力度,完善信用信息采集、報送、發布、查詢制度,實現全省建設市場信用信息互通、互認、互用。建立信用獎懲機制,將信用信息與招投標、資質審批、評優評獎、工程擔保等掛鉤,提高失信成本,營造依法守信的建筑市場信用環境。
此外,全省還將進一步規范招投標和工程造價管理,完善工程質量安全保障體系。
對建筑業發展環境的優化,各級政府將在市場體系規范化、減輕企業負擔、維護從業人員合法權益及加大資金支持、拓寬融資渠道上予以支持。 |